黄鳍棘鲷(学名:Acanthopagrus latus)是鲷科、棘鲷属的一种海鱼。一般体长200~300毫米,最大个体可达3.3千克。体呈长椭圆形,侧扁,背面狭窄,从背鳍起点向吻端渐倾斜,腹面圆钝,弯曲度小吻尖。口中等大,几呈水平状,上下颌约等长,上颌后端达瞳孔前缘下方。前鳃盖边缘平滑,鳃盖后缘具一扁平钝棘。鳃粑甚短,其长约为眼径的6倍。体被薄的弱栉鳞,头部除眼间隔、前鳃盖骨及吻端外均被鳞。背鳍及臀鳍鳍棘部有发达的鳞鞘,鳍条基部被鳞,侧线完全,弧形。背鳍鳍棘强,以第四或第五鳍棘为最长,背鳍起于腹鳍基部稍前方。臀鳍与背鳍鳍条部相对,第二鳍棘显著强大。活体青灰而带黄色,体侧有若干条灰色纵走带,沿鳞片而行。背鳍、臀鳍的一小部分及尾鳍边缘灰黑色,腹鳍、臀鳍的大部及尾鳍下叶黄色。
以往的养殖模式(一般为池塘单养和池塘混养)
单养模式每年1~3月投放规格为2~5厘米的鱼苗,每亩放养700~1500尾,养殖周期为1年至1年半,投喂冰鲜小杂鱼及人工配合饲料,起捕规格200克/尾以上。放养1龄鱼:体长为5~8厘米,放养密度为4.5万~5.5万尾/公顷;2龄鱼:体长为15~16厘米,放养密度为2.25万~2.70万尾/公顷;3龄鱼:体长为21.0~21.5厘米,放养密度为1.5万~1.8万尾/公顷。
混养模式混养能合理使用养殖水体,充分利用水域生产力,以清除残饲,调节水质,提高单产。①与蓝子鱼混养:黄鳍棘鲷体长为5~8厘米,放养密度为3.0万~3.7万尾/公顷;蓝子鱼体长为5~8厘米,放养密度为0.75万~1.13万尾/公顷。②与花鲈混养:黄鳍棘鲷体长为5~8厘米,放养密度为1.5万~1.8万尾/公顷;花鲈体长为10~12厘米,放养密度为1.5万~2.5万尾/公顷。③与尖吻鲈混养:黄鳍棘鲷体长为5~8厘米,放养密度为1.5万~1.8万尾/公顷;尖吻鲈体长为10~12厘米,放养密度为1.5万~2.5万尾/公顷。④与卵形鲳够混养:黄鳍棘鲷体长为5~8厘米,放养密度为1.5万~1.8万尾/公顷;卵形鲳碜体长为10~12厘米,放养密度为1.5万~2.5万尾/公顷。
现在受到集约化养殖的影响,高产量,高效益,很多养殖户将养殖密度提高到0.8万-1万尾/亩,产量也来到了2.5吨/亩,随之而来的就是病害的增加,这里我重点说一下珠海市金湾区小林养殖片区,自2009年部分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户该养黄鳍鲷以来,已经经历了11个年头了,很多有经验的养殖者都经历过“高温症”,每年的清明节前后,开始发病,一直持续到10月份,病程长,危害大,造成的损失极大,特别是近几年,养殖黄鳍鲷的从业者越来越多,很多人冬季搭冬棚来养殖,大大缩短了养殖周期,从之前的近两年到现在的不足14个月,由于冬棚保证了温度,但是相反也给“高温症”的发病创造了一定的条件,近几年受到“厄尔尼诺”现象的影响,冬季不冷,导致全年发病都变得很正常。
渔甘宝
流行情况:
水温在28℃以上时,是“高温症”的发病期,时间跨度很大,每年3月到12月份都可见大量发病,本病不具有传染行,属于细菌性疾病,可通过药物预防和治疗,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响:
1、温度:超过28摄氏度
2、密度过大:正常养殖密度0.8-1万尾/亩,标出池塘密度:超过5万尾/亩
3、水质老化:冬棚育苗一般时间在5-6个月之间,通风不够,导致水体氧分不足,藻类,菌类生长受到影响;换水几乎是很少的,一方面要考虑盐度,另一方面要考虑温度落差,对鱼的应激,这一点和不搭冬棚养殖有很大的区别。
病理变化
“高温症”发病时,鱼吃料一般是很正常的,开始几尾,没有几天能达到上千尾,主要症状:体表完整,各鳍基部充血,发病高峰期,鱼离群“打转”,有时会“翻杜”,“突眼”,内脏观察:主要实质性器官:肝、脾、肾肿大,肝脏充血,肠道变细无食物,经过头部脑接种后进行细菌培养,鉴定,属于革兰氏阳性菌,海豚链球菌。发病期经常会看到背鳍基部两侧有充血现象,类似两条红线,有时或称“红线病”。
预防和治疗:
1、气温回升前应加高水位,养殖黄鳍鲷常年保持水位在2米以上,避免温度过高。
2、平时注意水质和底质改善,稳定环境是增强体质,预防疾病的根源。
3、密度控制要合理,标苗5万尾/亩以下,并且待规格大了以后及时分塘养殖,避免疾病爆发传染。
4、如果已经发病,每天死亡量在100尾以下时,可内服:国标抗菌制剂+维生素K3+“渔甘宝”;如果死亡量超过100尾或者更多,可根据情况严重程度,外用国标抗菌制剂+“渔甘宝”1-2次,同时减料内服。
5、病鱼要及时处理捞起,深埋地下,避免传染和污染水质,造成不必要的损失。
6、最后:防重于治,防患于未然,“高温症”虽然可怕,但是完全可以预防!